擴充精準健康、落地遠距醫療!智慧醫院 院長大會重點一次看

文・陳芳毓、許鈺屏

2022年智慧醫院院長大會,左為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右為科技部長吳政忠。圖片來源:醫策會 設計:未來城市編輯部

 

今年智慧城市展中的智慧醫院院長大會,共有90位醫界人士、40位醫療科技產業高層與公部門出席,討論智慧醫療的趨勢及落地應用。
科技部長吳政忠在大會分析,精準健康產業將帶動台灣的國際競爭力;衛生福利部常務次長石崇良則盤點台灣通訊診療的前瞻部署。為實現智慧醫療願景,政府做出哪些努力?

 

科技部:精準健康,未來十年台灣最有機會的新興產業

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台灣的生醫產業仍持續成長——從產值數字來看,已從2020年的6,000億元,攀升到2021年的7,000億元。

「台灣的醫療在全世界數一數二,資通訊也是,」吳政忠說,2017年,他將人工智慧引進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BTC大會);2019年則在會議中正式提出「精準健康產業」一詞,要讓生醫與資通訊兩產業順利串接。

他進一步分享策略,台灣可將醫療診斷視為核心,延伸出預防、診斷、治療到照顧環節;再分頭導入人工智慧、5G、生物資料庫等先進技術與資源,一步步擴充產業鏈。
面對未來,政府也做足準備。
「我認為,精準健康產業,是繼半導體產業之後,未來十年台灣最有機會的新興產業之一,」吳政忠表示,科技部已針對醫療資訊、人工智慧推出新計劃,一年將有8,000萬元預算;同時,也成立「台灣智慧醫療聯盟」、推動「台灣醫療產學聯盟計畫」,持續強化台灣搶占智慧醫療市場的能量。

 

衛福部:導入科技,用遠距醫療服務實現健康照顧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國際上,遠距醫療逐漸常態化。「2020年三月起,遠距健康應用較過去增加了近80倍,」石崇良指出,隨著疫情時間拉長,應用數量較緩,但仍維持在疫情爆發前的38倍左右。
為兼顧醫療品質與效率,衛福部已開始盤點台灣遠距醫療現況與法規的突破口。
石崇良回顧,台灣早在1995年就發布「山地離島地區通訊醫療之實施地點及實施方式」,但直到2019年,才發布《通訊診察治療辦法》。隨著疫情爆發,該辦法也放寬解釋,目前,居家隔離、隔離病人全視為急迫情形,可適用遠距醫療;2020年底,遠距醫療逐步納入全民健保給付範圍。
為了加速台灣智慧醫療的進度,石崇良比較了美國、英國與德國三大標竿國家的政策。綜觀各國,遠距醫療執行、線上開立處方箋、調劑與送藥等三大部分的討論量最多,更有賴法規突破。
石崇良談到下一步,政府將先著手研擬適用情境、擴大實施項目、有條件開放處方並簡化行政程序等四大方向。
「這些都是我們長期想做的事情,並思考從疾病照顧變成健康照顧,」他希望,透過科技導入、資訊升級,台灣能持續以病人為中心,實現更有價值的醫療服務。


若想了解更多智慧醫療動態及趨勢,歡迎關注「未來城市@天下」。

本文轉載自《未來城市@天下》,授權《台灣智慧醫療創新整合平台》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返回焦點報導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