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創新醫療科技訓練提升病人安全

撰稿:黃佳璿 記者

為響應WHO世界病人安全日,醫策會與台灣智慧醫療創新整合平台規劃辦理5場國際論壇。第一場於9月1日舉辦,以「創新醫療科技訓練提升病人安全」為主題,探討透過智慧醫療科技方式能如何提升病人安全以及技術在業界之應用交流。

建構災害處置模擬教學系統

秀傳紀念醫院急診醫學部急診內科主任陳穎信博士透過AR、VR及MR科技應用於災害處置模擬教學系統,以行動擴增實境遊戲的方式,將AR技術運用於CPR輔助教學軟體,有別於傳統的CPR訓練。透過嚴肅遊戲的方式,AR技術提供沉浸式、互動性、想像力的特性,讓使用者能夠輕易進入情境,且透過既有的手機,即可獲得極佳的體驗。使用者透過手機即可輕鬆觀賞模擬情境教學影片,相較於傳統的靜態圖文說明,使用者能更清楚了解CPR的應用情境、施作方式,同時也能在手機上施作CPR,系統也能及時反饋給使用者按壓位置的正確度,使用者也能及時調整CPR按壓位置;VR技術運用於大量傷患事件處置模擬系統,得以減少傳統模擬訓練所需要耗損的人事與時間成本,現有系統提供多種情境的模擬,讓使用者可以體驗不同情境,同時訓練使用者能依照情境與事件做出正確的判斷,該系統同時也能記錄使用者資訊做為考核的參考;MR技術應用於CPR教學,建構MR心肺復甦術結合AED教學系統,因CPR+AED現有最大瓶頸為學習興趣之激發與無法經常反覆的練習,透過智慧創新模擬系統解決上述問題,提供多樣化之模擬情境以及虛擬施作的練習,提升CPR+AED的急救能力。

疫情時代產物-和虛擬病人學習

疫情對於人際之間最大的衝擊莫過於「距離」,保持距離與減少接觸已成為疫情後新日常的處世之道,而過去傳統醫療訓練往往仰賴大量的接觸與互動,因此和臨床病人學習、臨床數量與多樣性與刻意練習往往是建立醫療決策能力的關鍵基礎,但上述往往牽涉大量的臨床樣本、醫療器材、模擬場景設立等高昂成本,醫諾華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蔡淳娟博士分享透過「虛擬病人」、「虛擬醫院」與提供專家教學的方式取代傳統臨床訓練,除減少傳統訓練所需要之高昂成本外,也降低疾病傳染的風險,提供醫護人員安全的訓練環境。虛擬醫院提供擬真環境與虛擬病人,醫護人員得以在虛擬醫院中向虛擬病人進行問診、執行身體檢查、影像學檢查、檢驗室檢查並獲得檢驗報告進一步進行分析與診斷,而同時也能獲得專家指導與示範,如同過往傳統臨床實習一般。

V-DxM線上虛擬病人的學習讓醫護人員得以打破時空的限制,能自由應用時間增進臨床診斷能力,同時透過雲端會議連線方式,醫護人員也能團體討論案例。此外,結合線上檢測,虛擬病人系統讓測驗能跳脫文字,以貼近真實的方式,提供醫護人員情境化的測驗。目前V-DxM學習系統已被台灣醫學教育界引用作為醫護人員自學系統與臨床學習輔具,降低實體臨床學習之人事與風險成本,提供醫護人員更多樣化的臨床場景、案例,磨練醫護人員臨床問診與醫療決策能力。

AR技術應用於侵入式治療與照護

臺北榮民總醫院教學部主任楊盈盈博士分享結合AR與VR技術之應用程式作為臨床照護技巧訓練的輔具。透過虛擬與擴充實境,結合使用頭戴式裝置與智慧眼鏡的使用,醫護人員得以練習施作侵入性臨床照護、從不同角度觀看老師施作氣切的技巧,提升病人安全。

台灣骨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王民良博士則將AR技術應用微創脊椎手術及術前規劃打造智慧手術眼鏡,將病人資訊整合於眼鏡中,提供醫師在手術時能同時觀看其所建立之手術規劃與病人資訊,不同於傳統資訊牆的呈現方式,透過手術眼鏡,所有資訊以混合實境的方式呈現於醫師眼前,讓手術能在資訊的充足且即時的狀況下進行。

疫情對於人類生活最大的衝擊即拉遠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許多學習的課程從實體轉為線上,突破傳統的時空限制,增加更多可能性。AR與VR科技應用,提供沉浸式虛擬實境的環境,取代傳統醫療場景,對於醫護人員更多的是能有重複練習與學習的機會,透過擬真的學習與醫療施作,提升診斷能力,面對臨床施作時能減少錯誤發生,進而達到病人安全保護之目的。

醫策會自2017年開始辦理智慧醫療國際論壇,皆獲國際熱烈迴響;另於2019年正式成立「台灣智慧醫療創新整合平台(Health Smart Taiwan, HST)」(https://www.hst.org.tw/en/),醫策會林啓禎董事長表示,HST做為一站式整合平台,彙集臺灣優質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的實際應用情形,加速醫衛夥伴了解智慧醫療應用及未來布局。 9月16日及9月19日則以用藥安全為主題介紹醫療應用相關解決方案,請拭目以待。

返回焦點報導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