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為輔,提升用藥安全(上)

撰稿:黃佳璿  記者

WHO世界病人安全日系列論壇--第2場

醫策會於2022年9月16日以「科技導入提升病人安全」為主題,邀集台、美、日醫療界專業人士,分享在各自國家與專業領域上,如何透過優化醫療環節來促進與提升病人安全,以及科技導入提升用藥安全之實踐經驗與成果。

用藥安全:守護可避免之醫療風險

利用科技提高醫療機構用藥安全,仍應關注潛藏風險

來自美國用藥安全實踐協會(ISMP)及病人安全協會理事Christina Michalek分享在科技應用上的經驗。美國用藥安全實踐協會ISMP創立於1975年,致力在於強化醫療機構社群以避免用藥過失進而深化世界對於病人安全的重視,ISMP與醫療機構執業者、組織、專業組織及藥劑產業攜手建立醫療用藥認證、規範與標準化。無害醫療用藥的觀念最早始於1999年Leape及其同事在審視醫療用藥流程時發現16個潛在的系統疏失可能致使高達12名獨立病人受到傷害,而同年美國醫學研究院發表之研究中發現每年有將近98,000名病人因醫療疏失致死。WHO世界衛生組織也是認為可以預先避免因為不安全的用藥而造成對於病人的傷害。每年因不安全的醫療系統或是人為因素而產生的相關成本高達將近420億美元,驚人的受害病人數與高昂地成本浪費讓美國醫學界與美國社會重視醫療用藥與療程的謹慎與重要性,因此ISMP著手建立完整機制,從收集病人與其用藥資訊為第一步驟,而根據病人本身以及過去醫療資訊做為判斷的基礎,從而開立處方箋,再由藥師認證是否合適,最後才執行療程或是處方開立與用藥程序,同時透過對於病人持續的關注與觀察,得以知道用藥與療程對於病人產生之作用是否恰當。

Christina提出科技在醫療領域不同層面的深度介入,用意在於提升效率、有效利用資源以及降低成本、提升病人與醫療安全,同時能夠提供透明化的資訊供醫療團隊與病人能夠掌握照護與健康資訊,然而也衍出不同型態的風險。

以電子處方箋應用為例,電子處方箋的開立能夠提供決策協助與提升資訊透明化,如在決策上能協助確認劑量開立的適當性、避免發生藥物過敏反應或是藥物交互作用等。但電子處方箋也帶來一些挑戰,例如因藥名相近導致選擇錯誤,或人員對系統警報感到疲乏而忽略等,這些都可能導致其他潛在醫療疏失的產生。高度自動化的科技需要謹慎地運用,而非完全依賴電子化科技來處理,依然需要透過人工覆核較為安全。數位化調劑依然有其風險存在,例如當醫師開立口頭處方,在未連結系統的狀態下,接收到醫療程序的執行人員可能會無法透過系統重複確認而產生潛在危機。

在醫療決策上我們雖然透過科技的應用享受了大量的好處並減輕了許多工作負擔,但同時醫療人員也應謹慎看待科技以及自動化系統的介入,建立科技為輔助的觀念,而非全面仰賴,同時應自覺醫療從業人員在醫療決策中的絕對重要性,如此才能讓科技的介入協助我們提升病人安全。

整合醫療照護資訊,提升醫療品質與安全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蔡明儒醫務秘書長期致力於透過資訊科技應用整合醫療照護的課題上,希冀能藉此提升醫療品質以及病人安全,目前已成熟發展出智慧標籤、臨床決策支持系統、醫療整合計畫的諮詢,以及智慧型藥袋。

智慧醫療紀錄資料庫建立於醫療資訊雲,透過智慧標籤化管理提升病歷瀏覽效率,醫療人員可以透過系統查詢病人之雲端病歷以及中西醫的處方紀錄等,病人資訊能夠一覽無遺,有效協助醫療人員做全面性判斷,避免過去各類醫療系統各自獨立、病人醫療史不全等可能造成之風險。該系統同時也記錄病人在不同診所就醫的處方紀錄,當藥物或是醫療處置有重複或是過量之疑慮時,系統會發出警示,讓醫療人員能夠及時把關。系統除記錄病人診斷資訊之外,同時也整合藥物資訊,讓醫師在下診斷決策時對於高風險藥物能更加警覺。

CDSS臨床決策系統整合病人全面性的醫療疾病、檢測、用藥資訊紀錄,有效提升醫療看診之效率與協助醫療人員對於病人判斷的正確性。該系統幫助醫師對即將看診病人的認識,診斷時協助醫師分析,同時根據病人的病史與臨床數據進行追蹤,從而能夠預測預後等。在醫療照護整合計畫的系統應用上,同時也能針對病人用藥情況提出警示功能,比對病人用藥史,檢測處方用藥狀況以及劑量是否恰當等。最後,智慧型藥袋應用程式則將藥品相關資訊以多語言呈現,讓不同語言族群皆能確保用藥與醫療安全,能隨時了解自己目前所服藥物之相關資訊、提醒病人用藥時間、透過物藥物資訊透明化降低藥物副作用等可能之風險。

應用智慧調劑台作業流程提升用藥安全

彰化基督教醫院藥學部-傅淑卿藥師特別分享彰基智慧調劑台的應用。根據台灣病人安全系統,在2021年Q3醫療疏失的統計上,因藥物品調劑錯誤佔其中14.1%。檢視藥師藥品調劑的過程,藥師的工作繁複瑣碎,容易因為藥名或外觀相似等原因,或是因不熟悉作業或疲勞或未落實雙重查核等程序,導致藥品調劑產生錯誤,進而危害病人安全。彰基藥學部為降低人為因素導致之藥品調劑錯誤,因此萌發「智慧調劑台」的概念,透過視覺、聽覺、感知辨識等,讓藥物調劑的精準度與效率提高。彰基與清華大學生技育成中心聯手開發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系統,透過工作流程的問題檢視,提出設計再實踐於系統的研發。系統整合視覺指示、聽覺指示、感知等,優化但以不改變原本工作流程為亮點,讓藥師能夠快速適應新的應用系統同時提升藥師辨識藥品之效率。同時,透過系統的指示與警示,藥劑人員能夠雙重確認藥劑之分配是否正確,同時也提供庫存資訊、藥物資訊與狀態顯示,讓藥師能夠將複雜的重複檢查程序變得簡單,也因此更能避免藥劑調配的錯誤。

智慧調劑台不僅提供藥劑人員藥物調劑資訊,同時提供院方藥物庫存的管理以及風險藥物管理的便利性,系統整合硬體的自動化系統,在未收到系統有效請求的狀態下,藥櫃是無法被人員任意打開,因此在管理上也更加便利與安全。根據彰基的統計,在智慧調劑台系統正式應用後,大幅降低藥物調劑錯誤的發生,藥劑同仁的工作負擔與繁瑣度大幅減輕,且對於自己的工作崗位與對病人安全的維護更加自信。對於已在藥師崗位服務17年的傅淑卿藥師而言,科技應用有效於簡化藥師繁複的工作同時提升病人用藥的安全性、優化工作內容,讓藥師能專注於將專業用於原本的調劑工作。

透過資訊科技將資訊整合,從過去各自獨立的電子病歷到現在的CDSS臨床決策系統,提供醫療人員完整的病人資訊、藥物資訊作為醫師與藥師在進行決策時的輔具,提升醫療精準性、適切性與病人安全性。透過應用智慧調劑台結合智慧與人工替病人的用藥安全雙重把關,將可避免的用藥疏失風險降到最低,同時在比對與調劑的過程中透過層層的檢測,將用藥安全程度提升。科技與通訊技術融入醫療領域,在醫藥治理的方面大幅降低過去因人工而可能發生的用藥風險。同時於2019年醫策會也正式成立「台灣智慧醫療創新整合平台(Health Smart Taiwan, HST)」(https://www.hst.org.tw/en/)做為一站式資訊整合平台,彙集臺灣優質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的實際應用情形,提供醫衛夥伴智慧醫療應用資訊與實際案例、洞悉未來走向。

醫策會自2017年開始辦理智慧醫療國際論壇,皆獲國際熱烈迴響;另於2019年正式成立「台灣智慧醫療創新整合平台(Health Smart Taiwan, HST)」,醫策會林啓禎董事長表示,HST做為一站式整合平台,彙集臺灣優質智慧醫療解決方案的實際應用情形,加速醫衛夥伴了解智慧醫療應用及未來布局。 

返回焦點報導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