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部署醫療職場安全與系統應變能力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發展至今擴散全球,如何降低疫情對醫療體系的衝擊、確保醫療團隊安全與照護量能,實為迎戰疫情重要議題。資訊科技、AIoT(智慧物聯網)結合硬體的導入創新應用提升醫療防疫效能,而台灣醫界首創智慧防疫模組病房,在最短時間內適時打造病房,為全球防疫提供醫療照護解決方案。

2020年智慧城市論壇暨展覽-智慧醫療展(Smart Healthcare Expo)於線上展開後,由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簡稱醫策會)及台北市電腦公會於8月21日共同舉辦第三場次的智慧醫療國際線上論壇,以COVID-19時代,人性化的低接觸照護與管理為題。該活動由醫策會董事長林啓禎主持,並邀請3家醫院及優秀臺灣智慧科技廠商分享如何結合智慧科技維護醫療職場安全,並展現系統應變能力

臺大醫院透過導入資訊系統提升醫院門禁管制效率,詹靜媛護理督導長表示,面對大量的就診病人及訪客,為嚴格管制醫院探病或訪客出入,除大門動線分流,透過導入住院陪探病資訊系統,讓探病及訪客上網事前預約登記,填寫訪客及陪病者基本資料、TOCC線上填答及事先檢核旅遊史,並由系統產生QR Code,再依據綠、紅、黃QR Code通關辨識。透過滾動式調整訪客管制措施、資訊系統的導入,有效縮短人員進入院區之等候時間,簡化工作人員查驗作業。

醫院如何維護職場安全並給予員工關懷,以維持醫院的運作十分重要。嘉義長庚醫院范文誌副主任分享,透過院內建置之行動APP讓員工輸入TOCC、體溫等資料,當員工請假時,員工需在醫院網站之假勤系統管制輸入是否出國,於第一時間即時掌握員工出國意向,並有效監測員工每日的健康狀況,也讓部門主管掌握全員員工動態。

輔大醫院劉偉倫主任表示,傳統醫院建置負壓隔離病房需投入許多時間與費用,新概念醫院的設計,可快速抵達缺乏負壓隔離病房及醫護人員不足的疫區。智慧防疫病房具備四項不受限之特性,包含不限於場地,可隨場地空間調整改變;不受限運送方式,可平板輸送;不受限醫護人員,可透過遠程病人監護系統,去除感染風險;不受傳統觀念,平時可做為一般病房,當疫情來臨時亦可快速轉為負壓隔離病房。

小智研發黃謙智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在論壇中分享以綠能永續與設計打造的模組化病房「MAC Ward」,可在任何地方即時搭建,並在24小時內完成組裝,以綠能環保再生原料打造具人性與設計感的病房空間,顛覆以往傳統病房之概念,醫療體系可隨時替換成各類病房(一般病房、加護病房、負壓隔離病房),兼具長久使用之實用性。同時,為解決隔絕細菌、病毒,以具除菌功能的回收材料作為牆面板材,並搭配高階攝影系統,讓醫療團隊能遠端監控病房。

政府針對潛在感染風險者實施居家隔離14天的政策,智慧時尚張育銓總經理認為目前應用於隔離管制的解決方案,礙於電能消耗無法實際達到24小時監測,定位偏差及成本等考量,讓政府無法達到嚴謹之控管。智慧時尚透過應用物聯網科技整合可使用超過3個月的「平安環」、「藍芽感應裝置」、「Line/APP即時的資訊警示」及「定位平台系統」研發出精準藍芽室內定位服務,目前可應用場域包含醫院、車站、機場及停車場等。透過提供「室內定位導航」及「民眾定位追蹤」,可以24小時遠端監測民眾軌跡,遠端設定民眾走動權限,並提供超出走動範圍警報等功能,隨時掌握配戴者動向。

凌羣電腦分享自行研發的智慧型服務機器人Ayuda,Ayuda原本建置包含整合面部辨識、人類偵測、聲音辨識、視頻會議及室內導航等功能,主要應用在醫院、健康照護機構、公共服務區及銀行等。為了防疫,凌羣電腦楊宏祥總處長表示,在應用上亦求新求變,凌群電腦升級智慧型服務機器人Ayuda,採用紅外線溫度感測攝影增加體溫測量功能,當民眾體溫疑似超過37.5度即發出警報,同時亦結合AI學習,監測民眾戴口罩與提醒之功能,加速人員的流通速度,減少人員排隊等候與人流雍塞,亦降低第一線防疫人力需求。

返回焦點報導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