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用AI讓醫生留更多時間給病人!林口長庚院長:智慧醫療不是為做而做

2014年拿下醫策會「智慧醫院」標章,林口長庚在2022年獲得美國醫療資訊暨管理系統協會(HIMSS)「數位醫療指標」(DHI)評鑑全球第二名暨台灣第一名,2024年更入選由美國《新聞週刊》與調研機構Statista合作評選的「2025年全球最佳智慧醫院」。林口長庚陳建宗院長表示,運用資訊科技和AI,能增加醫護工作的便利性,給予更精準的診治和照護,並可將精力放在與病人溝通,讓病人獲得適切處置,創造醫病雙贏。相關智慧科技,列舉如下:

1.BI管理系統,即時監控圖像化資訊:協助整合、分析資料,並以圖像化呈現,讓各團隊達到即時預警監控。目前在雲端平台上建置了8大主題資料庫,如感控管制、加護病房、急診醫學、產房兒科照護。
2.智慧藥櫃系統:除了降低人力負擔,正確迅速提供用藥,也能縮短病人等候時間。像是急診病人的疼痛處理效率提升了50%,護理站的緊急給藥時效提升了61.9分鐘,管制藥品使用紀錄的人工登記時間每月也減少了617.8小時。
3.改善民眾就醫體驗:啟用全台醫界首創的AI智能客服系統,提供文字與語音雙向服務,涵蓋門診、住院、手術與檢查等流程,引導民眾獲得更有效率的服務,平均可省下50%的時間,並減輕人力客服的負擔。

導入新技術前,必先溝通新觀念。陳建宗直指,使用者往往習慣於過去的工作模式、不認為需要調整改變,所以一定要讓同仁了解智慧醫療帶來的便利性,而不是『為做而做』。長庚體系每年舉辦的結構化病歷競賽,即是溝通手法之一,讓各科別和部門研究在自己組織裡如何運用結構化病歷、能解決什麼問題,當實際體認到對於工作的幫助後,後續推動就會比較容易。放眼發展智慧醫療的下一步,他表示,首先是將結構化病歷、AI模型、生成式AI等應用,持續推廣到更多科別和部門。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