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醫衛新南向「患者百倍成長」 帶動國際醫療觀光效益

中醫大附醫自2022年起承接衛福部醫衛新南向計畫有成,將包含癌症細胞治療等重難症特色醫療推廣到馬來西亞、汶萊並擴及新加坡,明顯引入國際醫療人流,周德陽院長表示,2023年比前一年(包含健檢在內),馬來西亞成長256倍,汶萊成長47倍,除醫院受益以外,引入眾多國際就醫人流,也創造台中市醫療觀光可觀效益,並介接台灣醫衛廠商國際拓銷「以醫帶產」效益。

國際醫療包括腦癌等癌症治療;以免開刀心導管方式治療多種心血管疾病(心房顫動、心律不整、主動脈瓣置換、周邊血管阻塞等);以「神波刀」非侵入式方式治療嚴重顫抖症;及免開腦微創手術治療顱底腫瘤,都已幫助許多馬國重症病人,打開在馬國的知名度。

衛生福利部吳玲瑩專門委員也表示,新南向醫衛合作與產業發展推動至中長期計畫的第三年已明顯顯現效益,後勢更加可期。今年度新南向計畫,中醫大附醫已率先由國際醫療中心黃致錕院長與馬來西亞國際醫藥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展開醫事人員培訓與醫學等多方交流。

【MORE】
資料出處: 周刊王CTWANT 張雅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