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台大癌醫、永齡攜手掀劃時代AI醫療革命!提早判讀癌症,讓患者及早就醫、省下大筆醫藥費

AI帶來的劃時代醫療革命,不只可精準、快速、正確判讀影像、進行病理分析,更可在預防醫學、健康管理發揮效益,在患者尚未出現明顯症狀前就立即治療,既避免醫療資源浪費,也大幅提升治癒率。永齡基金會創辦人郭台銘表示,藉由AI,癌症可望成為早期就被發現的疾病,而每一個人也可隨時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態,不用仰賴一年一次的健檢,有了AI和大數據,我們每一天、每一刻都在做健檢。

換言之,AI不只有助醫師對癌症患者精準對症下藥,更能幫助亞健康族群保持健康,根據個人基因、環境、生活方式差異、獨特背景與條件所蒐集的數據,輔以AI進行分析,就是一般人維持健康的利器。而這個願望,也透過永齡基金會對台大癌醫的捐贈落實,使肺癌篩檢、肺結節偵測得以更為精準、快速、正確。

不只是胸腔掃描影像,病理分析也有AI導入優化的空間。AI可自動偵測可疑病灶,減少醫師遺漏小結節風險,亦可加速診斷速度、減少人力負擔,更重要的是提升篩檢精準度,避免誤診、延誤治療。袁章祖則指出,AI擅長篩檢大量影像,快速找出異常區域。

為了擴大AI應用,目前台灣正開發AI肺結節偵測技術。該技術自2018年開始討論開發,2019年啟動,並與睿傳數據合作,採用產學合作模式進行研發,過程中參與醫師也進行大量標註工作,並採納國際開源數據,以及台大醫院蒐集的本地肺癌影像數據,特別是東亞女性好發的毛玻璃結節。這些結節在有家族病史的女性中更常見,且轉變為肺癌風險較高,因而辨識毛玻璃結節的能力,對於是否能精準篩檢極為重要。

目前該AI模型已通過台灣食藥署認證,並推廣至逾十家醫院使用,也獲得國健署支持。張允中觀察,該系統不僅可精確偵測結節,還可自動生成報告,減少人工書寫時間,提高臨床診治效率。

【MORE】
資料出處: 天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