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度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中,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揭露衛智慧醫療政策進展,包括持續建置次世代數位醫療平臺,明年開始打造衛生所公版IT系統,以及區域醫院和地區醫院公版IT架構,來讓廠商發展客製化模組,供醫院使用。
根據BTC去年建議調整4大政策方向:
1.法規調試:健保署協助推動了4大法規,包括人體生物資料庫管理條例、衛生福利資料管理條例、通訊診察治療辦法修正案以及再生醫療雙法。
2.智慧醫療:在智慧醫療面向,一大亮點是推動次世代數位醫療平臺計畫。石崇良表示,這個政策是根據BTC建議而規畫,要來解決不同醫療機構間,資料難以互通的問題,也要順勢推動醫院醫療資訊系統(HIS)轉型、採用國際醫療資料交換標準FHIR。
3&4:精準醫療與市場准入:精準醫療面向,健保署已在今年5月將次世代基因定序(NGS)納入健保給付,接下來計畫打造國家級基因資料庫,也要整合NGS檢測資料至健保雲端查詢系統,來讓不同醫院醫師查詢、避免重複檢查;在市場准入面向,重點則有將數位醫療納入健保暫時性支付,尤其今年在衡量AI輔助診斷工具納入健保的成本效益和財務衝擊,預計年底完成評估。石崇良指出,這個案例可作為之後數位醫療工具納入健保給付的參考。
為加速智慧醫材發展,衛福部將推動智慧醫材全方位輔導培育暨產業鏈結加值計畫,預計2026年啟動至2029年止。其特點有4大項,包括進行智慧醫材諮詢輔導時,導入病人為中心及全生命周期概念;協助收集真實世界數據,來加速指標性智慧醫材落地臨床應用;透過健保沙盒,來對智慧醫材進行臨床效益和健保給付評估;針對智慧醫材產品發展,提供國際法規參考。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