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台灣成為智慧醫療領導國家,衛生福利部資訊處李處長表示,台灣必須建立國家級的AI臨床試驗中心。因此,台灣參考全球最高標準的隨機臨床試驗模式,在台灣五家醫學中心創設「AI影響性評估中心」。
中心匯聚臨床試驗專家、生物統計學者、流行病學專家、醫療資訊專家與AI領域專家,透過隨機分組試驗,嚴謹驗證AI的臨床效益。
目前,台灣五家醫學中心已進行半年試驗並向衛福部報告初步成果,各項研究皆取得豐碩成績:
- 台大醫院:透過眼底AI技術進行隨機臨床試驗,驗證其對眼疾診斷的準確性。
- 台北榮總:利用AI輔助肺部電腦斷層判讀,以早期發現肺癌作為試驗標的。
- 台中榮總:應用骨質疏鬆AI診斷系統,探討其臨床效益。
- 成功大學醫院:開發AI自動計算電腦斷層肌肉組成比例技術,以預警化療可能帶來的副作用。
- 三軍總醫院:利用AI判讀心電圖,提早診斷心肌梗塞,並透過救護車即時傳輸資訊至接收醫院,加速病患從診斷到接受導管治療的時間,以挽救更多生命。
此外,為確保試驗中心的永續經營,避免政府計畫終止後無法持續的問題,李處長特別設計了一套可行的經濟模式,透過醫院向廠商或研究團隊提供個別化服務收費,形成資料經濟循環。這將使AI臨床試驗中心內化成台灣指標性醫學中心的核心特色,確保其不因政府補助結束而停止運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