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推動「智慧醫療產學聯盟計畫」,以健康台灣為推動軸心,整合產業界、學術機構及醫療機構的資源,導引ICT旗艦大廠與醫院合作。國科會產學及園區業務處處長許增如表示,AI軟硬體的應用,將大舉進入醫療體系,因應2025年超高齡社會的到來,透過健康數據分析與數位工具偵測,有助於提升醫療照護品質與量能。推動計畫4年來,國科會推動「智慧醫療產學聯盟計畫」,成立全國醫學中心AI國家隊,共有18個計畫進行中,持續加速台灣智慧醫療產業鏈發展。
相關計畫成果舉例如下:
1.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院長在國科會智慧醫療產學聯盟計畫支持下,打造人工智慧HOPES(Hepatoma-Omics-Patient E-Journey System)平台,以時間軸為概念,整合肝癌病人的治療旅程,包含病歷、放射影像、治療方式等資訊,匯集各項數據建立AI模型,輔助醫師醫療決策。
2.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專注於打造國際智慧微創醫療場域,秀傳醫療體系中部院區總院長黃士維表示,研發團隊以泌尿科的病人旅程為出發點,運用AI輔助診斷手術前、中、後影像,顯著提升手術安全性與效率。他強調,AI可成為輔助醫師的良好工具,對於醫療品質、醫院管理等影響也愈顯重要。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