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本專案是基於智能化設備和手機及電腦程式輔助的生理量測技術,主要可以量測項目為血壓、血糖、尿酸、膽固醇及心律,可實現對人體生理參數的非侵入性、長時間、高精度、低成本的監測和記錄。可以應用於慢性疾病的早期發現、治療追蹤和後續居家監測,無論是醫護人員至家中協助測量,或是患者長期自我監測,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皆能藉由本系統及時發現健康問題變化,以早期介入,避免錯過黃金介入時期。其特色包括:
- 使偏鄉社區住民專科即時就診方便性大幅提升
- 提升偏鄉住民慢性病健康管理效果
- 居家量測異常,及時反饋,快速轉診,挽救生命
- 提高偏鄉住民疾病早期發現率
- 減少偏鄉社區住民往返山下醫療院所的時間和金錢成本
導入效益
1.慢性病管理成效
民國111年11月至112年4月,於復興鄉華陵醫療站及居家服務中,以智能化生理量測系統介入之健康照護,總共執行38人,其中19人為居家服務中執行,另外19人於醫療站就診時執行。其中於居家服務追蹤之病人,為家人協助執行,順從度較高,共執行1007次生理量測評估,其中494次血壓評估及513次之血糖測量,而異常檢驗比例達44.8%。而於醫療站執行次數,由於受限於不同醫師執行及病人順從度較差,執行次數較少,共執行63次生理量測評估及3次傷口照護評估,其中執行最多為血壓評估、其次為血糖,再者為尿酸評估,而異常檢驗比例達46.0%。於高異常檢驗比例而言,偏鄉地區仍需投入更多醫療資源於慢性病控制中,更有賴於智能化生理量測系統介入,才能讓亞健康之慢性病病人,抑或潛在高風險病人能在健康追蹤上或藥物調整上能更加全面。
2.居家量測異常,及時反饋,快速轉診挽救生命
- 90歲的婆婆,接收居家訪視服務,除了醫護個案至家中協助以智能化生理量測系統測量相關生理數據外,亦指導家屬如何操作。
- 在一次訪視中經系統檢測時發現心搏過緩,她隨後被送往急診進行進一步的檢查。經評估,患有高度房室傳導阻滯疾病,可能會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 經醫師的建議下,決定接受心臟節律器置放手術,從而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
- 手術非常成功,這位婆婆康復,身體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感覺有活力。這位婆婆的家人和朋友感到非常高興,他們也非常感謝醫護人員的專業治療和照顧。
合作夥伴
英華達股份有限公司